Quantcast
Channel: 冯志伟文化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62

现代语言学流派(增订本)出版了

$
0
0



现代语言学流派(增订本)出版了

 

 今天从网上知道,我的《现代语言学流派》(增订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我为此书写了前言,现将增订本前言以及第一版前言和修订本前言转录到博客,供诸位参考。

                  增订本前言

 

本书修订本在19994月出版之后,现在已经将近13年了。在这段时间内,我又再次到德国特里尔大学(Universität Trier)语言文学院(Fachbereich II)担任客座教授,接着又到韩国科学技术院(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KAIST)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简称EECS)讲授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简称NLP)的博士课程,我还到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研究语料库语言学(Corpus Linguistics),到香港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研究术语数据库(Terminology Database),到比利时鲁汶大学(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简称UCL)研究文本数据挖掘(Text Data Mining),这些都使我对于当代语言学的最新发展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对于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计算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术语数据库、计量语言学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在这段时间里,我有机会亲自见到了很多知名的语言学家,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使我对于他们的理论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2003年,我在匈牙利巴拉顿湖畔风景秀丽的小城蒂哈尼(Tihany)见到了语料库语言学的创始人辛克莱(J. Sinclair)教授,向他当面请教了有关语料库语言学的问题。

2004年,我在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Ljubljana)见到了格语法的创始人菲尔摩(Ch. Fillmore)教授,向他当面请教了有关格语法、框架语义学和构式语法的问题。

2010年,生成转换语法之父乔姆斯基(N. Chomsky)来北京讲学,我有机会直接与乔姆斯基见面,并向他当面请教了有关生成转换语法和生物语言学的一些问题,还讨论了语言知识来源“刺激贫乏”(poverty of stimulus)的所谓“柏拉图问题”(Plato’s problem),获益良多。

同年,我应邀担任第23届国际计算语言学会议(COLING-2010)顾问委员会委员,在会上见到了国际计算语言学学会的终生主席马丁凯伊(Martin Kay)教授和树邻接语法的创始人尤喜(Joshi)教授,向他们当面请教了当前计算语言学发展的许多关键性问题,使我对于计算语言学中的理性主义方法和经验主义方法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于是,我打算在修订本的基础上,根据现代语言学的最新发展情况,进一步充实此书的内容,写一个增订本。

在增订本的写作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估计篇幅太短难以容纳,也讲不清楚。讲不清楚比不讲还可怕,会给读者带来麻烦,强迫读者吃压缩饼干,使他们消化不良,这简直就是罪过。因此,我在尽量精简各个流派学术成果的前提下,希望能够用精炼的文字把复杂的问题说清楚。

写作这样的专著,必须阅读大量的外文文献(英文、德文、法文、俄文、日文),需要查询海量的数据资源,这是非常困难的工作。不过,我本人一直热爱语言学流派的研究,并且懂得多种外文,也喜欢读外文专著,所以,尽管近年来我身患眼病,视力不济,困难重重,我始终没有在这些困难面前退却,仍然坚持阅读各种外文文献。治史需读原著,这是我一贯坚持的治学原则,今后我还要坚持这样的原则。

在增订过程中,浙江大学刘海涛教授给我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仅此致谢。

这个增订本增加了“莫斯科语义学派”、“语料库语言学”、“语言类型学”、“认知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新的章节,改写了“生成转换语法”、“配价语法”、“格语法和蒙塔鸠语法”、“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数理语言学”等章的内容,并且增补了一些语言学家的照片。我从1961年开始发表语言学论文,本书的附录提供了我自1961年以来的主要著作年表,以便读者查询。
   
本书的修订本出版后,深受读者欢迎,有的读者说:《现代语言学流派》这本书,把他们带进了现代语言学的科学殿堂,使他们的眼界大开,耳目为之一新。希望新的这个增订本,能给读者带来更加丰富的现代语言学的信息,得到更多的读者的喜爱。

 

                                    冯志伟  

    20121123日(重阳节)于杭州下沙

 

第一版前言

语言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凡是与人类社会生活有关的一切活动,都不可能没有语言。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作为信息主要负荷体的语言,将会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语言学正在同各种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把语言的信息处理技术变为一种社会生产力。这样语言学的研究,就不仅仅同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还同物质文明的建设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关心语言学,特别是现代语言学的问题。

20世纪以来的现代语言学主要包括哪些流派?这些流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什么?这些流派都有些什么样的著作?它们的代表人物是谁?……本书将深入浅出地给读者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我在1979年到1981年间,曾两次到法国格勒诺布尔理科医科大学(UniversitéScientifique, Technologique et Médicale de Grenoble,简称 l’USTMG进修,有机会直接接触到许多在国内看不到的珍贵材料,有可能亲自了解到现代语言学发展前沿的一些最新情况,这些都给本书的写作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曾参考过海内外时贤著作多种,在每章末均列出了主要的参考文献。在本书出版之际,谨向他们深致谢意。

近年来,我国对于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许多同志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本书力图反映出他们工作的新成果,但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挂一漏万,敬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冯志伟

198451于北京

 

 

 


修订本前言

 

本书在1987年出版后海内外的反应比我原来所预料的热烈,不久就销售一空。有不少读者写信给我要我帮他们买这本书,我只好把自己所存的留为纪念的样书都送给了他们。也有一些高等学校的语言学教师写信告诉我说,学生们喜欢读这本书。还有些从事自然语言计算机处理的技术人员写信对我说,这本书使他们对于现代语言学基本理论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他们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北京大学中文系朱德熙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张敏(现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1989年写了个书评,题目为《<</span>现代语言学流派>评介》(载《语文建设》杂志1989年第4),认为“这是一本写得非常成功的著作”。我对阅读和喜爱这本书的读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第一版出版后,我就应邀到德国夫琅禾费研究院(Fraunhofer Gesellschaft,简称FhG新信息技术与通讯系统研究所担任客座研究员,从事数据库的开发,于1988年回国;1990年至1993年又应邀到德国特里尔大学(Universität Trier)担任客座教授,讲授计算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方面的问题;1996年我又被聘为德国康斯坦茨高等技术学院(Fachhochschule Konstanz的国际术语学与应用语言学中心(Centrum für internationale Terminologie und angewandte Linguistik,简称CiTaL)的学术顾问。前后三次出国,在德国一共停留了将近五年的时间。在德国停留的这段期间内,我看了好几本国外新近出版的有关现代语言学的专著,搜集了不少新的材料,对于西方现代语言学的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

最近,出版社的同志建议再版此书,我想,既然读者喜欢这本书,我本人也有新的材料,于是就欣然同意。在这个修订本中,又增加了“叶斯柏森的语言理论”“法兰西学派”和“配价语法”等三章,对于其他章节,也作了一些修改和补充。希望读者对这个修订本提出宝贵的意见。

 

冯志伟   

199831于北京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6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