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会话代理 – 言语行为的识别和解释
冯志伟
现在我们来讨论会话智能代理中的言语行为的识别或解释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如何来确定一个给定的输入是QUESTION(疑问)、是STATEMENT(陈述)、是SUGGEST(建议,相当于Searle的指令式),还是ACKNOWLEDGEMENT(承认)呢?
乍看起来,这样的问题似乎很简单。因为我们知道,英语中的是非疑问句具有助动词倒置(aux-inversion)的特点,英语中的陈述句具有直陈式句式(没有助词倒置)的特点,英语中的命令句具有祈使句式(没有句法上的主语)的特点。如例(1)所示:
(1) YES-NO-QUESTION Will breakfast be served on USAir 1557?
(美国联航1557供应早餐吗?) à这是一个是非疑问句。
STATEMENT I don’t care about lunch
(我不关心中餐) à这是一个陈述句。
COMMAND Show me flights from Milwaukee to Orlando on Thursday night.
(请告诉我星期四晚上从Milwaukee到Orlando的航班)
à这是一个祈使句。
从例(1)来看,似乎只要我们知道了输入句子的表面句法特征,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判定这个句子表达的究竟是Austin所说的“以言表意行为”(locutionary act)中的什么意思。
然而,在会话智能代理中,事实往往不是这么简单。表面句法形式和“以言表意行为”所表示的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不是十分明显的,有时甚至不是一一对应的。
例如,下面客户对美国著名的会话智能代理“空中交通信息系统”(Air Traff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ATIS)说的句子(2),看起来像一个是非疑问句,表示类似“Are you capable of giving me a list of …?”(“你可以给我一个…列表吗?”)的意思:
(2) Can you give me a list of the flights from Atlanta to Boston?
然而,事实上,这个客户感兴趣的并不是ATIS系统是否能够给出这样一个列表(list),而是一个REQUEST(要求)的礼貌表达,相当于Searle所说的指令式,表示的意思更接近于“Please give me a list of …”(“请给我一个…列表”)。因此,这个句子表面上看起来像一个QUESTION(提问),而实际上却是一个REQUEST(请求)。
采用陈述句的形式提出疑问,或采用疑问的形式发出请求,都被称为间接的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
那么,如何才能使“Can you give me a list of the flights from Atlanta to Boston?”(“你能给我一个从Atlanta到Boston的航班列表吗?”)这样形式上的是非疑问句对应于“以言表意行为”的REQUEST(请求)呢?
解决这种问题的一种方法是使用连续的习语集。在这种连续集的习语集中,假定像“Can you give me a list?” 或“Can you pass the salt?”这样的句子具有歧义:一个是字面作为YES-NO-QUESTION(是非疑问句)的意义,另一个是惯用的作为REQUEST(请求)的意义。英语的语法可以简单地把REQUEST作为“Can you X”的一个意义。
采用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实施间接请求的方式可能有很多种,而每种方式表面的语法结构都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由于这种语法结构的细微差别,在会话智能代理系统中,我们不得不把REQUEST的意义添加给许多不同的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