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冯志伟:NLP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将属于年轻一辈
专访冯志伟:NLP 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将属于年轻一辈 本文作者:汪思颖 2018-10-24 11:28 导语:学术像一棵永恒的大树,人的生命很渺小,跟科学发展不能比。...
View Article冯志伟2018年总结
冯志伟2018年总结 2018年快过去了。温故而知新,总结如下。 今年是汉语拼音方案60周年纪念,年初,我应邀在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介绍了汉语拼音国际化的新进展的情况。我把国际标准《ISO7098:2015...
View Article用数学方法来研究语言
用数学方法来研究语言 冯志伟(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马克思指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恩格斯也认为,“任何一门科学的真正完善在于数学工具的广泛应用”。 他们都认识到数学在科学研究中的重大价值。...
View ArticleChineseCharacters(汉字,英文版)简介
Chinese Characters(汉字,英文版)简介 冯志伟 (杭州师范大学, 杭州, 311121)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2017年3月出版了冯志伟和詹宏伟合著的Chinese Characters (汉字, 英文版)一书,我作为本书的作者之一,对于这本用英文写的关于汉子的书,做一个简明的介绍。 1.引言...
View Article《现代汉语动宾搭配的语义分析和计算》序言
《现代汉语动宾搭配的语义分析和计算》 序言 李斌博士的《现代汉语动宾搭配的语义分析和计算》一书就要出版了。他要我写一个序言,我一直关注他对于语义的研究,就欣然应允了。 本书对《现代汉语辞海》中的1462个动词的38119条动宾搭配的选择限制(selectional...
View Article单一罗马化原则与路名标志书写法
单一罗马化原则与路名标志书写法 冯志伟 摘要:本文作者曾参与国际标准ISO 7098的修订以及国家标准GB/T 30240的审定,根据他本人参与这些工作的经验,本文对于地名拼写中的“单一罗马化”原则和路名标志书写法作了明确的解释,有助于路名标志书写的规范化。 关键词:单一罗马化;路名标志;国际标准;国家标准。 Single...
View Article征稿 | 大数据时代的语言研究研讨会
征稿 | 大数据时代的语言研究研讨会 2017-12-26 qler 计量语言学 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大数据时代为语言研究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数据密集型的研究范式又能为语言学带来哪些新的思路?大数据背后涌现的语言规律能够揭示人类的普遍认知规律吗?数字人文,可以联通数据与人类认知、社会、自然交互的规律吗?...
View Article《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语言学部分)
《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语言学部分) (2009-04-09 21:02:23)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研究资料 本学科分类划分为一,二,三级学科三个层次,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一级学科用三位数字表示,二,三级学科分别用两位数字表示;一,二级学科中间用点隔开.其代码结构如下: ×××·×× ×× 740 语言学 学科代码 学科名 学科代码 学科名...
View Article中英文文字学术语表
Glossary | 文字學術語中英文對照表 原创 2017-07-05 乐正 文苑英华 衆所周知,由於中國文字突出的表意特徵,文字學在中國源遠流長,蔚爲大觀。然而自晚清以來的中英翻譯中,古老的文字學術語却遇到了不小的困難。幸運的是,已經有學者注意到這個問題。比如此篇文章,即下表就是伯克利加州大學兩位學者的翻譯。...
View Article[转载]人工智能发展史
原文地址:人工智能发展史作者:赢在积累 人工智能学科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由于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人们开始了具有真正意义的人工智能的研究。(虽然计算机为AI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但直到50年代早期人们才注意到人类智能与机器之间的联系. Norbert...
View Article漫谈人工智能
漫谈人工智能 2018年1月18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人工智能大讲堂》第二期在北京开讲。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机器学习专委会副主任于剑教授带来以《漫谈人工智能 》为题的精彩报告。 本期听众面向300余位中小学校长(教育工作者),报告详细的梳理了人工智能的定义与人工智能的“三大流派”,通过分析指出现在人工智能面临的基本问题,为现场听众答疑解惑。...
View Article语言学家冯志伟的戏剧性人生
语言学家冯志伟的戏剧性人生 郑伊 言语和语言 2018-03-09 冯志伟应该没有料到,1957年的某一天,自己在北大外文图书室偶然看到的一本美国杂志里的文章,竟开启了自己走语言学的道路。也应该料想不到,这条道路那么曲折又总能一以贯之。而在这之前,他在北大读的是和语言学风马牛不相及的地质系的地球化学专业。...
View Article冯志伟学术成果年表
研究是一件好玩儿的事情!! 冯志伟学术成果年表 这是截至2019年7月,我的学术成果。2019年,我发表的中文论文总数已经达到400篇。 一、主要专著:38本 1985年(46岁):1本 1.《数理语言学》,上海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 1987年(48岁):2本 2.《自动翻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View Article大数据驱动的语言文化创新研究高端论坛致辞
大数据驱动的语言文化创新研究高端论坛致辞(2020-01-03, 哈尔滨) 冯志伟 尊敬的严明校长、尊敬的易绵竹教授、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祝贺大数据驱动的语言文化创新研究高端论坛开幕。 今天我们会议的主题是“大数据”(big data)。 大数据这个概念是1997年由美国国家航天局研究院的Michael...
View ArticleShannon关于“熵”的研究
Shannon关于“熵”的研究 冯志伟 1948年,美国科学家C. E. Shannon(香农,1916-2001,图2-8)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27: pp 379-423, 1948)上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View ArticleMarkov用数学方法研究《欧根奥涅金》
Markov用数学方法研究《欧根 奥涅金》 冯志伟 早在1913年,俄国著名数学家 A. A. Markov(А.А.МАРКОВ,马尔可夫,1856-1922,图2-1)就注意到语言符号出现概率之间的相互影响,他试图以语言符号的出现概率为实例,来研究随机过程的数学理论。...
View Article语言计算研究的先驱
语言计算研究的先驱 冯志伟 在电子计算机出现之前,就有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学者研究过语言的计算问题,他们从计算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现象,揭示语言的数学面貌。 1847年,俄国数学家B. Buljakovski(布良柯夫斯基)认为可以用概率论方法来进行语法、词源和语言历史比较的研究。 1851年,英国数学家A. De Morgen(摩尔根)把词长作为文章风格的一个特征进行统计研究。...
View ArticleZipf定律
Zipf定律 冯志伟 20世纪初,随着不同语言中有关词的资料的大量积累以及频率词典的编纂,学者们便试图从理论上把这些语言材料中的事实从数学的角度加以总结。 在频率词典中,词的出现频率与词的序号是两个最基本的数据,它们刻画出了一个单词在词表中的性质,因此,学者们着重地研究了词表中着两个基本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词的频率分布规律。 J. Estoup(艾思杜),E. Condon(贡东),G.K....
View Article